談談期后事項的審計
一、期后事項及其審計程序
期后事項是指資產負債表日至審計報告日發(fā)生的,以及審計報告日至會計報表公布日發(fā)生的對會計報表產生影響的事項。期后事項有兩類:一類是在資產負債表日后獲得新的或進一步的證據,有助于對資產負債表日已存在狀況的有關金額作出重新估計的事項,這類期后事項必須調整會計報表;另一類是指在資產負債表日并不存在,是在此之后出現(xiàn)的情況。這類事項不影響資產負債表日存在狀況,但如不加以說明,會影響財務報告使用者作出正確估計和決策,故應當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許多期末真實性測試程序可以對期后事項進行審計,比如截止測試或查找未入賬的負債等,此外,審計人員審計時也可以在接近完成外勤工作時,另行實施以下程序:
(一)閱讀最近的期中會計報表,并將它與已審查的報表相比較。
(二)詢問負責財務、會計的管理人員以下問題:(1)在資產負債表日或詢問當日是否存在任何重要的或有負債或承諾;(2)至詢問日為止,股本、長期負債或營運資本是否發(fā)生任何重大變化;(3)先前依據暫時的、初步的或不確定的數據資料來進行會計處理的項目,現(xiàn)狀如何;(4)在資產負債表日之后,是否作過任何異常的調整。
(三)閱讀董事會。股東和其他有關委員會的會議記錄。
(四)詢問客戶的律師有關訴訟、索賠和估價的情況。
(五)從客戶那里取得管理當局認為需要作出調整或披露的期后事項聲明書。
二、期后事項對審計報告的影響
審計人員一般無需專門對期后事項發(fā)表審計意見,只有當被審計單位不接受對已發(fā)現(xiàn)的對會計報表產生重大影響的期后事項的調整建議或披露建議時,審計人員應當根據其重要程度,發(fā)表保留意見或否定意見。
外勤工作結束回到發(fā)出審計報告日之間一般都需要一段時間,根據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的規(guī)定,審計人員沒有責任在這段期間內執(zhí)行任何詢問或其他審計程序,以發(fā)現(xiàn)任何重要的期后事項。但如果審計人員已經注意到了這種事項,就必須及時與客戶管理當局討論。必要時,還應追加適當的審計程序,以確定期后事項的類型及其對會計報表和審計報告的影響程度。如果需要調整,并且管理當局也作了適當的調整,那么審計人員可簽發(fā)標準審計報告。如果需要披露且管理當局已作了必要的披露,審計人員可簽發(fā)重署日期為期后事項日期的標準審計報告。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審計人員也可不重署報告日期,而在報告上采用雙重日期,即在審計報告上保留原先的日期,另外再說明期后事項的日期。
如在會計報表公布日后獲知審計報告日已存在但尚未發(fā)現(xiàn)的期后事項,審計人員應與客戶討論如何處理,并考慮是否需要修改已審會計報表。如客戶拒絕調整,審計人員應當考慮是否修改審計報告。
三、審計準則與會計準則規(guī)定不協(xié)調
審計準則和會計準則,對期后事項的稱謂不同,且具體的含義亦有所不同。在會計準則中,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是指年度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發(fā)生的需要調整或說明的事項。而審計準則對期后事項的定義在前文已經給出。兩個定義中與期后事項有關的日期共有3個: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董事會批準財務報告報出的日期)、審計報告日和會計報表公布日。從這3個日期的關系可見,會計準則所規(guī)定期后事項時間跨度較短,而審計準則規(guī)定的時間跨度則較長。
四、審計人員及會計人員對期后事項的重視程度不夠
到目前為止,深滬兩家股市已有100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其1998年度財務報告,通過這些財務報告可以看出會計人員及審計人員對期后事項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在前文已指出,期后事項始終是與時間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且不同時間范圍內的期后事項,審計人員應負的審計責任不同。但很多家上市公司均沒有給報表閱讀者一個明確的期后事項的截止時間。如有10多家上市公司在年度財務報告中既沒有提供審計報告的正文(只是指明審計人員發(fā)表意見種類),也沒有在會計報表附注中論及期后事項。
此外,很多上市公司雖然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提及期后事項,但只披露:“本期無重大期后事項”、“無應披露之期后事項”、“截止報告日,無重大期后事項”等,由于沒有審計報告的正文,仍然沒有給出期后事項的截止日期。更為離譜的是,發(fā)現(xiàn)有3家上市公司在會計報表和附注中這樣對期后事項加以說明“截止1998年12月31日,本公司無重大期后(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會計人員和審計人員對期后事項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上市公司對期后事項進行調整和披露有助于會計報表的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解釋會計報表。企業(yè)可能在資產負債表日后但在審計報告日之前經營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如果沒有適當的調整和披露,報表的使用者很可能作出錯誤的決策。因此,對期后事項的審計必須引起審計人員的高度重視。
- 發(fā)表評論
- 我要糾錯